Monday, January 18, 2010

立委补选考验马政府

台湾周六的3场立委补选中,国民党连吃败仗。这一场选战博弈不但大大提升了民进党团队对的士气,更促使民进党获取提出罢免正副总统及修宪案须1/4席次的最低门槛。马政府执政一年多来,政绩不断被天灾考验和冲击,也为马英九连任的意愿埋下伏笔。


有别于前任总统陈水扁的施政作风,马英九所奉行的乃“活路外交”政策,与陈水扁所倡导的“烽火外交”有如天渊之别。自马政府提出与北京签署ECFA的意愿后,台湾国民都给予此事极度的关注。相信许多台湾国民对于海峡两岸进行局部领域开放都乐见其成,而紧张与僵硬的两岸关系都不是最好的格局。


马政府在处理ECFA的课题上都显得小心翼翼,瞻前顾后。倘若马政府对于此事操之过急,将会引起亲青选民的不适与反弹。在“活路外交”政策底下,马英九却又必须等待北京的善意释放,而且在不过分触及两岸之间的外交,贸易,军事关系下,马政府迫切解决欲与北京签署ECFA的前瞻性非议和问题。


除此之外,马英九在竞选总统之际信心饱满,并准备大展拳脚为台湾一洗陈水扁政府留下的污浊和负能量。岂知八八水灾和莫拉克风暴却令马政权开始出现裂缝,迟缓的救援工作令民间怨声四起,大为不满。有鉴于此,桃园,台中和台东的立委补选成绩反映了民心所变。临时获委重任的金溥聪为半途中的选战操刀,却也未能挽回人民对国民党候选人的支持。国民党票仓重地,桃园也未能幸免地落在民进党的怀里,马英九得好好反思施政作风与执政效率。


至于民进党是否会籍着“罢免总统”的提案影响马英九的施政作风还是一个未知数。马政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考验,包括即将到来的立委补选。倘若国民党再失去4个议席,马政府将备受人民质疑,所部署和规划的国策将深受其害。马政府必须立即着手处理如何挽回民心,以及提升马英九的民调人气。


台湾立法院在通过禁止美国牛肉进口后,曾一度引起美国的不悦。虽然如此,美国却高调地宣布此事不影响美国售台军事装备的贸易。所谓鱼与熊掌难以兼得,大陆北京也对于美售台军事装备一事非常不满,甚至“警告”美国以作出妥协。在这团纠缠不清的泥巴里,台湾可谓陷入了进退两难的紧张局势。马政府将如何调解这起涉及三方面之间的紧绷关系,还有待观察。


一个国家政权的力量乃民心所赋之。易言之,民心所变也将影响政权所变。马政府除了面对民心所变的考验之外,也得应付国外外交关系的棘手问题。相较之下,马政府应当立即走入基层与民间,了解和聆听民意与民生,通过制定惠及全民的良好政策,才是挽回民心的上上之策。

Tuesday, January 12, 2010

变相的新汽油措施

大马政府将在5月开始实施新汽油津贴措施,而这一次的价格调动和添油措施再度引起坊间的舆论和揣测。许多市民都对新措施抱着期望的眼光,期望汽油价格将随着新措施而调低。显然,此项即将实行的新措施并没有惠及社会各阶层人士,反之,政府才是真正得益者。


政府说,5月的新汽油津贴措施将不再提供任何津贴于非大马公民以及高引擎容积的桥车车主。换言之,只有大马公民和低引擎容积的车主方可使用大马卡添油,并享有政府的汽油津贴。新措施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其中包括运用大马卡添油的施行,以及价格的调动。


在现任汽油津贴制度下,任何人士都享有RM1.80的汽油零售价格。当政府实行新制度后,只有持本地公民以及低引擎容积的车主才可以继续享用RM1.80的汽油价格,而非大马公民与高引擎容积的车主就得添取RM2.10的汽油。


笔者要表达的是,此表面上看起来惠及人民的措施,其实彻底的掩盖了政府的隐议程。怎么说?


当政府实行新措施的时候,我们可以预计市面上将会有许多高引擎容积的车主无法享用津贴汽油,纷纷得转而购买为数1公升RM2.10的汽油。可想而知,政府从中省下了不少国库津贴,令政府不再负担如此巨大及喘不过气的汽油津贴。但是,另一方面,政府却没调低公民原本就已经享有的津贴汽油价格,仍然维持在RM1.80


意思就是说,汽油价格不但没降低,反而还促使几乎接近一半的市民得添取高价格的汽油。请问政府将如何善用这笔省下来的津贴?无从交待,不得而知。


以笔者建议,政府为何不利用这笔省下来的款项,津贴并给予低阶层收入人士享用更廉宜的汽油价格?惟有这样,那些低收入人士才真正从新措施中受惠。这项新措施其实就是挂羊头卖狗肉,乃变相的汽油涨价!


从另一个角度观看,政府得确从中省下不少辅助津贴,从而将能减轻国库的财务负担,其实不失为好事一桩。但令人无奈的是,政府的新汽油津贴措施并没有完全惠及全民,因为原本就属于1公升RM1.80的汽油价格仍然保持不变。


其实笔者也曾经作过简单的比较,发现香港的汽油价格比大马高出好几倍;而一个百分之百汽油输入国的台湾仍然不会为国民带来沉重的汽油负担。只不过在大马是石油国逻辑的前提下,政府有必要检讨汽油价格,务必减轻人民的汽油负担。虽说国际汽油价格的浮动将影响全球国家的汽油零售价格,但倘若实行的国策惹来民怨,有关当权政府有必要检讨之。


笔者经济知识疏浅,未能详细地分析此措施为国家带来的经济冲击和影响。津贴措施就相似一把拐杖,当人民长期长期依靠拐杖的辅助,习惯就成了自然之事。政府欲通过逐渐取消津贴制度以打造强势的经济体系必须三思而后行。政府应当充分了解人民的声音和意见后,才规划和落实国家政策。

Thursday, January 7, 2010

又見街頭遊行好日子

2009年8月1日,反内安法令街頭遊行,過中滋味仍記憶猶新。反對黨申請准証不果,結果引發万人集會,執法當局肆意開發催淚彈及含有化學成分的水炮,無辜市民四處奔逃。

人民選擇在街頭示威,乃宣洩心中不滿的其中一個方法。縱然示威未獲合法准証,但逾數万的市民卻走上街頭,民心趨向可想而知。

2010年1月,“阿拉”一詞演變激烈,導致掀起國内人士的密切關注。縱然上訴庭宣佈暫緩執行高庭的庭令,但有者卻籍這起事件號召街頭遊行。向來大公無私的内政部長卻出奇不意地表示不會反對,也不會阻止街頭遊行,以讓人民表達對“阿拉”案判決的不滿。

内政部長一如反常的作風,實在令人大吃一驚。無論如何,内政部長的反常舉動卻無意中透露了某些隱訊息,即雙重標準的判斷,以及引人遐想的潛在意識。何謂是引人遐想的潛在意識?這點,就留給大家去“遐想”好了。

阻止街頭遊行向來都是政府的一貫作風,美其名在於維護公共安全,避免破壞社會安寧。但是,内政部長的雙重標準作風確實令人乍舌,不堪入目。還有一點值得探討的是,號召街頭遊行的人士是否有向内政部提出准証申請,不得而知。内政部長僅以一句“不阻止”粗略帶過,如此粗糙的安撫手法確實令人民難以接受。

作爲國家行政機關其中的一個重要部門,内政部長卻也沒有解釋爲何不阻止這場即將可能發生的街頭遊行。當國家行政部門宣佈政策時,理應按照正常程序(protocol)向人民給予一個合理的解釋。

雙重標準作風實在令人難以接受,倘若街頭遊行演變成街頭暴力,内政部又是否已嚴正以待?再説,内政部理應必須有一套標準的準則去衡量街頭遊行的執照申請,以及對每一個申請作出裁決和判斷。

筆者不願置評的是,所謂引人遐想的事故,就是内政部長可能存在的種族主義思維。然而,叫内政部公佈一套標準衡量準則,卻是難如登天。一般上主要觸及國家公共安全的問題,内政部鮮少會將其公諸於世,避免惹眾人疑雲。

我們万勿將801反内安法令遊行與這次的“阿拉”事件街頭遊行混爲一談。兩個不同性質的遊行,内政部也難免會有兩种不同的詮釋。所謂處理事務具有彈性與伸縮性,正是此意。

星期五將會有些路段出現杜塞狀況,駕駛人士好繞道而行了!